□ 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余書升 記者 唐冰
近年來,寧陜縣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圍繞“搞活機制比增設機構更重要、激發活力比增加人員更重要”,著力在提振精神、提升能力,創新機制、改進作風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協商民主體系,推進協商民主實踐創新發展。
完善制度機制為解決“兩個薄弱”賦能
激活黨建“新引擎”。寧陜縣政協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實施“黨建+思想教育”,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推行“黨建+工作創新”,持續提升協商質效、調研質效、經常性工作質效;推行“黨建+作風建設”,不斷提升機關服務保障水平;推行“黨建+機制優化”,有序開展民主監督,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增添履職“新動能”。縣政協在機關建立周清周結工作制度,實施周計劃、周通報、周提醒工作機制;制定《縣政協常委聯系委員工作制度》《縣政協常委支持協助專委會辦公室工作制度》,建立委員年度履職考核評價,政協常委年履職、政協委員屆履職報告制度,以“一委一品一特色、一人一年一亮點”倒逼委員履職的自覺性、主動性。
共譜發展“協奏曲”。縣委高度重視政協工作,縣委辦公室、縣政協辦公室聯合印發《寧陜縣政協“五微”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縣政府、縣政協深度協商,建立起包含經常性聯系、重要工作相互支持、重要工作通報協商等內容、有8個章節32項具體要求的寧陜縣政府縣政協聯席會議制度,搭建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蓋的“零距離”協商平臺和工作機制。
建設五個“政協”為推進協商民主“加力”
建設政治型政協。寧陜縣政協把堅決服從黨的領導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硬要求,不斷強化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政協黨支部、委員黨支部建設,推動政協黨建工作創新發展,促進政協黨建與職能工作深度融合。
打造開放型政協。縣政協開展“出門調研、上門服務、敲門監督”委員實踐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政協、信任政協、參與政協,也使政協協商更有重點、議政更有目標、監督更有效果。
構建服務型政協。縣政協完善委辦牽頭、常委領銜、委員參與、群眾配合的協商機制,引導委員把履職的主方向、協商的注意力集中到縣委的決策、政府的重點工作和群眾的期盼上來,在“協商+”活動中擔當作為、獻智出力。
培樹創新型政協。縣政協持續開展“書香政協”“委員論壇”“干部講堂”活動;對委員參加調研視察活動實行自主報名和委辦雙向選擇機制,積極探索用信息化手段賦能政協履職,推進線上線下協商協同發展。
塑造效能型政協。縣政協樹立“用數據說話、用結果說話、用成效檢驗”的工作導向,讓政協干部立得正、干得好、走得遠。換屆以來,機關干部有15人次獲得省政協辦公廳、市政協通報表揚,政協委員有58人次獲得省市縣通報表揚。
創新工作方式為提升履職質效“增智”
以“五微”催生“五度”。寧陜縣政協積極培育以“微課堂提素質,微論壇聚合力,微協商解難題,微建議促發展,微服務暖民心”為主要內容的“五微”政協品牌,堅持做到“微課堂”有廣度、“微論壇”有高度、“微協商”有精度、“微建議”有力度、“微服務”有溫度。
讓“有形”更加“有效”。縣政協對每一項協商活動的實施時間、目標要求、任務分工、實施程序等環節進行細化量化和閉環管理;對縣政協委員進行全覆蓋、零距離上門調研,不斷激發委員履職活力;持續開展“提素質、展風采、樹形象”機關干部講堂,努力鍛造一支“提筆能寫、開口能講、問策能對、遇事能辦”的機關干部隊伍。
從“標準”走向“精準”。縣政協每年對各鎮、相關部門政協工作開展考核,為130名委員建立履職電子檔案,對委員履職情況進行全過程記錄、全要素考核,引導激勵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在政協工作中履職盡責、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在界別群眾中示范引領。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