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06:21:44 來源:陜西日報
金米村的文化廣場與木耳大棚。通訊員 李字武攝
總書記,我想對您說
金米村耳農王極東
“這幾年村子變化特別大,山綠了,水清了,路更寬了,大棚和廠房都建起來了,家里的收入也連年增長,日子越過越紅火。大家說,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小木耳一定能‘種’出大幸福!”(記者 王婕妤整理)
穿過秦嶺終南山隧道,眼前豁然開朗,一眼望去林木蔥郁、河流蜿蜒,連綿的木耳大棚向山腳延伸。
春日陽光照耀下,群山環抱中的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顯得格外美麗。這里的小木耳如今“長”成了大產業。秦嶺腹地的這個小山村變綠了,變美了,變得更富了。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米村,參觀了木耳大棚和電商直播基地,深情點贊“小木耳大產業”。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總書記的到來帶給我們巨大的鼓舞。”4月3日,金米村黑木耳種植基地內,朵朵木耳肥厚光亮、長勢喜人,村黨支部副書記陳明明說,“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木耳產業越做越大,拓寬了群眾就業路、致富路,大家伙兒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小木耳“長”成大產業
4月的金米村,春意正濃。
平坦的壩地里,一排排木耳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一串串排列整齊的黑木耳菌棒掛滿大棚,菌棒上成熟的黑木耳密密麻麻……村民們正忙著做菌、掛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現代化智能大棚內,耳農王極東熟練地將木耳菌包首尾相連,串起來掛在棚頂。3年來,王極東已由“門外漢”變成了木耳種植專家。
看著小木耳一天天長大,王極東的信心越來越足:“今年,我又多種了1萬袋木耳,總規模達到6萬袋,兩季下來能收入4萬元。”
3年前,在村里的智能聯棟木耳大棚內,習近平總書記關切詢問木耳產業發展狀況。
如今,金米村的小木耳“長勢”如何?
“我要給總書記匯報,木耳產業越做越大,村民的生活紅紅火火。”說起村里的木耳產業發展,陳明明難掩喜悅。
3年來,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金米村木耳產業不斷“提檔升級”,摒棄了傳統椴木種植方式,發展溫室大棚;建成木耳大數據中心,使木耳生產智能化、可視化;探索發展“竹林+木耳”“果林+木耳”的林下經濟和庭院經濟。
目前,金米村引進農業龍頭企業5家,建成木耳大數據中心、1000噸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擁有170多座木耳大棚,種植規模發展到450萬袋。群眾稱贊道:“金米金米,現在有金又有米。”
金米村的“產業經”不斷向周邊傳播。近些年,以木耳為主的特色食用菌產業在商洛遍地開花,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去年,商洛全市栽培食用菌3.88億袋,總產量38.2萬噸,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生產規模均居全省第一。
小木耳拓寬就業路
今年42歲的村民何小燕有“四重”身份——技術工人、種植戶、農家樂經營者、實體店店主。她笑稱:“小木耳讓我身兼四職,拓寬了就業路。”
4月2日,趁著空閑,何小燕來到王極東家當上了“臨時工”。大棚內,她一手拿起菌包,一手扶著吊袋繩,眨眼工夫,就將菌包固定在繩子中間。
“木耳掛袋期工作量大,種植大戶會請一些手巧的村民來幫忙,這時我就是一名技術工人,每天能掙100元。”何小燕樂呵呵地說。
何小燕家里有5口人,種了2萬袋木耳。一年春秋兩季,她是一名種植戶。憑借木耳種植,家里年收入近2萬元。
何小燕頭腦靈活,致富點子多。趁著農閑,她又在村里開了一家“金米村木耳大廚房”農家樂。桃仁拌木耳、木耳炒臘肉、柞水小炒……這些店里的美食都出自她手。最火的時候,農家樂月收入5萬多元。
在自家農家樂旁邊,閑不下來的何小燕又開了家木耳銷售實體店。每當游客走進商店,何小燕總是熱情推薦。
今年1月,木耳種植大戶陳慶海在直播間里架起了手機,當上了一名“農民主播”,一時人氣大增,木耳銷售量猛增。在陳慶海的直播基地里,一盒盒木耳、一罐罐木耳醬、一袋袋木耳鍋巴,通過網絡平臺銷往各地。陳慶海說:“農民當主播,土貨變網紅,小木耳里有大作為。”
種木耳、開網店、做直播……在金米村,不少村民身兼多職,以“多種”身份嵌入產業發展鏈條。目前,全村187戶群眾直接參與木耳種植,70%以上農戶參與木耳產業發展,村民人均年收入已從3年前的9000余元增加到15860元。
小木耳迸發出的大能量也不斷向外擴散。目前,商洛市食用菌產業從業人員達15萬人,綜合產值60億元。
小木耳扮靚小山村
多年前,金米村還是一個“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的貧困村。“金米金米,要金沒金,要米沒米”,村名只是祖輩們的一個美好愿望。
如今,這個因木耳而富裕的小山村,告別了貧窮、落后,已是天地一新:池塘里碧波蕩漾,道路旁柳絮飛揚,翻新拓寬的柏油路,串聯起點綴于青山之間的民居,從高處俯瞰,景色美不勝收。
“以前,村里基礎設施不好,環境臟亂差,村口大車一過,塵土飛揚。”說起以前的金米村,65歲的村民陳慶昌直搖頭。
才幾年工夫,陳慶昌就見證了金米村的巨大變化。村里鋪上了柏油路,廣場建起了仿古涼亭,家門口修建了別致的生態花園,池塘水清了,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幸福。
柞水縣小嶺鎮黨委書記陳永富說:“近年來,伴隨木耳產業發展,金米村不斷改善基礎設施,路寬了、房新了、村美了,衛生室、養老院、文化廣場、休閑長廊等各類公共服務和娛樂休閑設施一應俱全。”
富裕起來的村民也悄然開啟了“新生活”。“晚上很多村民一起跳廣場舞,特別熱鬧。村里還搞起合唱、拔河比賽、采摘木耳競賽,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陳慶昌說。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近年來,接踵而來的各種榮譽,讓金米村人自豪的同時對未來充滿期待:建設農業主題公園、生態主題公園,打造木耳規模化種植示范區、秦嶺生態田園景觀區……一幅嶄新的畫卷已徐徐鋪開。(記者 王罡 王婕妤 王晨曦)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