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培育
專精特新產業
〇建設
現代農業產業園
〇壯大
鄉土人才隊伍
〇優化“一縣一策”
“一區一策”事項清單
縣域強則省強,縣域興則省興。發展縣域經濟是支撐陜西在西部地區發揮示范作用必須肩負的戰略使命,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
蘋果、木耳、茶葉農業產值分別增長3%、24.5%、12.8%,新增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縣域生產總值達到1.6萬億元……政府工作報告中,陜西去年縣域經濟發展成績亮眼。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動三大區域相互賦能……展望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
代表委員們表示,縣域經濟事關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在統籌城鄉、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要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共同富裕。
構建縣域產業園區新動能
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許多縣(市、區)結合地方特色,著力培育專精特新產業,涌現出一批有特色、有創新、有活力的縣域工業園區,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建設縣域工業園區方面,省人大代表、永壽縣縣長楊孟珠介紹,永壽聚焦“生態工業”發展目標,厚植新質生產力,建成以“智能裝備制造、新型合成材料、綠色食品加工”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園區。
“深入實施產業園區三年提升工程,穩妥推進‘園區托管’,推動產業進園集聚。”楊孟珠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為全省縣域工業園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楊孟珠表示,要持續推動“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園區發展活力;以科技創新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依托主導產業優勢,招引落地一批補鏈延鏈產業項目,壯大產業集群;扎實開展分級分檔管理,推動園區提檔升級,加快建設一批布局合理、土地集約、綠色發展、特色鮮明的縣域工業園區,為區域均衡協調發展增添新動能。
打造高品質的區域公用品牌
從過去村頭的提籃小賣,到打造品牌遠銷全國,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的軌跡,折射出現代農業不斷升級的活力。打造農產品品牌的過程,就是實現農產品增值的過程。
近年來,陜西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出大荔冬棗、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等多個土特產金字招牌,建成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為代表的區域公用品牌117個。
省政協委員、陜西云集柿業有限公司柿酒研發部主任王薇說:“品牌化是農副產品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各地正在摸索提升品牌認知度、美譽度的路徑。”
對此,她建議抓好品牌和質量兩方面工作,不斷深挖區域特色以及農副產品區域的獨特優勢,盡力打造農產品自身特有且有別于其他地區的獨特風格,在消費者心中不斷深化特色產品的獨特優勢,提升品牌認知度,有效提高品牌美譽度。要夯實產品標準制定和標準落實工作,確保特色產品能保質保量持續供應。
讓鄉土人才成為縣域發展的生力軍
縣域要發展,人才是重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既要大力引進現代農業高端人才,也要培養壯大“土專家”“田秀才”等鄉土人才隊伍。
《陜西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設置與鄉村產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治理等相關的專業,加強鄉村本土人才培育。
來自鎮安縣農業農村局的省人大代表馬飛說:“當下,一批愛農村、懂技術、善管理的鄉村人才,正在通過理論學習、實地觀摩、田間實訓等方式,強化‘頭雁’效應,筑好鄉村振興‘人才鏈’。”
馬飛提出,通過分類認定,挖掘更多鄉土人才,建立縣、鎮、村三級鄉土人才信息庫,實行系統化、動態化管理,加強鄉土人才間相互聯系和交流。通過培訓指導,讓鄉土人才強起來,多渠道給鄉土人才充電增智;在生產信息、用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鄉土人才傾斜和扶持,增加其干事創業的信心和責任感。
分類施策推動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縣域經濟的本質是特色經濟,特色是縣域發展的生命,產業是縣域經濟的筋骨。
2023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接續政策措施》,從政策范圍擴大、科學分類、完善清單三個方面,進一步優化“一縣一策”“一區一策”事項清單,圍繞資源稟賦,優化功能定位,引導縣域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特色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入手,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并逐步完善產業鏈,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省政協委員、西安市供銷合作聯社主任郝東文說。
郝東文建議,引導縣區集中資源培植主導產業、打響優勢品牌、開發出特色商品和服務;加強區域合作,共同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提高整個區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搶抓電商、網紅經濟等風口,把特色產業、優質產品宣傳推介出去,不斷擴大特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入,推動特色產業規模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
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很多優勢也在縣域。代表委員們一致表示,要群策群力、建言獻策,助力夯實縣域支撐,壯大縣域經濟,推動區域發展均衡性協調性不斷增強。(記者 李羽佳 陳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