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我很關心。這是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峽工程是等量齊觀的。”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揚州考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江都水利樞紐
南水北調,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間,工程累計調水量已突破760億立方米,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直接受益人口超1.85億人。
(2021年5月,總書記在丹江口水庫考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留下殷殷囑托。一杯清澈的南水、一片重要的山林、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封真摯的回信,都見證著總書記對這一世紀工程的牽掛。
通水十年之際,湖北廣播電視臺《水下的故鄉》攝制組從北向南,逆流而下,1432公里的旅途,50米的下潛深度,去探秘南水源頭,去揭開通水十年的山水答卷。
要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淅川考察丹江口水庫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市淅川縣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庫時,察看現場取水水樣)
過去十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端詳南水——
一次是2020年11月,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水利樞紐。
總書記拿起一個裝著水樣的量杯仔細察看,問道:“從你們這次抽樣看,這里的水質怎么樣?”
“現場檢測,達到了地表水二類標準。”工作人員回答。
他叮囑:“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一次是2021年5月,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丹江口水庫。
在乘船考察時,總書記端起一杯新打上來的水庫水,迎著光看了又看,笑著說:“‘水龍頭’水質不錯!”
(陶岔渠首)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庫水位高程達到160米。14時32分,“水龍頭”陶岔渠首1、3號閘門打開,霎時間,清澈的丹江水噴涌而出,標志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總書記關心南水北調。作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破解了中國水資源分布“北缺南豐”的問題,讓一股股南水一路北上,解決了上億人的喝水、用水問題。
總書記更關心大家用的水,好不好、清不清。
2014年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時,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
2021年考察丹江口水庫,他強調:要把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劃出硬杠杠,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守好這一庫碧水。
(丹江口水庫)
這一杯清澈的南水,來之不易。
早在通水前,沿線各省就按照“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則,拆除河岸網箱,淘汰造紙化工、黃姜生產等排放不達標企業,建立垃圾、污水處理站,搭建起數字化護水防線,讓一個個水質考核斷面達標。
通水后,護水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以水源地湖北十堰為例,隨著《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護水的責任面,從大江大河大動脈,擴展到如毛細血管一般密布在廣袤鄉村的小流域。
一條條小河的“凈”,最終確保了大河的“清”。今年上半年,湖北十堰所轄的27個國省控水質考核斷面達標率、優良率均為100%,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工作匯報時強調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
南水北調,讓1億人喝上了好水。但南水北調并不只是水的事。
根據《南水北調總體規劃》,南水北調的根本目標其實是修復環境——改善和修復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的生態環境,同時在保證調水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高度重視調水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2014年4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前夕,配套工程北京團城湖調節池迎來了種樹人習近平。在那里,他接連種下了6棵樹,植樹結束,還向工程負責人了解了南水北調水源的水質與保護等問題。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團城湖調節池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人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則在山林。沿著丹江口水庫往上游走,是一片重要的山林——“中央水塔”秦嶺。長江和黃河的重要支流,如嘉陵江、漢江、渭河等,都發源于此。
曾幾何時,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如一塊塊瘡疤,蠶食著秦嶺的綠色。“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這樣的自然生態美景,誰都不能破壞。”對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4年間作出6次重要指示批示。
一場秦嶺保衛戰就此打響!2018年7月,位于秦嶺北麓西安境內的1100多棟違建別墅被依法拆除,秦嶺北麓重新復綠。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調研)
2021年5月,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了生態保護、水源涵養。他強調,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加大生態保護力度。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聽取工作匯報后,又一次強調,健全秦嶺常態化長效化保護體制機制,完善監管體系,搞好動態排查整治,守護好我國中央水塔。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牢記囑托,加強動態排查整治,強化水源地保護。在水源地湖北丹江口,當地已構建起集水質監測、“天眼”護岸、重點企業排水監管、環庫隔離、地下雨污管巡檢、在線處理等功能為一體的數字化智慧管理系統,全方位筑牢護水防線,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
(丹江口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
吃水不忘掘井人,你們就是掘井人。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水北調移民村鄒莊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淅川縣鄒莊村)
2014年12月,當大家沉浸在世紀工程通水的喜悅中,總書記還掛念著另一群人。
十多天后,在2015年新年賀詞里,全國人民都聽到了他溫暖的問候: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線40多萬人移民搬遷,為這個工程作出了無私奉獻,我們要向他們表示敬意,希望他們在新的家園生活幸福。
通水的背后,有湖北、河南庫區人民的貢獻。40多萬移民扒掉了自家房子,鋸倒了院子里的老樹,賣掉了一手養大的魚羊,帶著對故鄉的千般不舍,奔赴了未知的新生活。
總書記的話,成了他們遇到困難、不安彷徨時的定心石。后來,這句話被刻在了南水北調移民紀念碑的背面,寫在了無數個移民村的墻上。
“這就是信心,哪怕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從頭再來,也能活下來,而且會生活得更好的信心。”十堰外遷移民涂德利說。為了南水北調,老涂家搬了兩次,如今家里的孩子學駕照、學財會、考資格證,有的還成了龍頭糧油企業的“元老級”員工,一家人越過越好。
(涂德利全家福,前排右一為涂德利)
讓移民們過上好日子,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的心愿。2021年5月13日,總書記來到河南淅川的移民村鄒莊村,了解南水北調移民安置、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移民增收等情況。離開村子時,他深情地說,吃水不忘掘井人,你們就是掘井人。衷心希望父老鄉親們日子過得越來越興旺,芝麻開花節節高!
如今,在河南,鄒莊村利用移民資金建起了果蔬園,300多名村民喜上新崗,年接待游客2萬人次。在湖北,被譽為“中線工程移民搬遷第一戶”的王瑞權,在丹江口市里開了一家物業公司,干得風生水起;漁民洪勝慧探索岸上養魚,養殖技術已經換了三代,十個人養魚,年產就能達到千萬元……移民就像是中國大地上是最堅韌的一捧捧種子,撒落在哪里,就從哪里重新發芽。十年春去秋來,如今已亭亭如蓋。
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功。
——202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志愿者的回信
2024年,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志愿者給總書記寫信,把護水志愿服務隊伍越來越壯大、庫區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環境更美了的消息,告訴了總書記。
總書記收到信后,很欣慰。他在回信里說——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功。希望你們繼續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帶動更多人自覺守水護水節水,攜手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丹江口大壩)
護水,為什么要人人盡責?
以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為例,這座亞洲最大的人造湖泊,水面達到了1022.75平方公里,總庫容可達290.5億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平均每人有近20噸水存放于此,就算只按京津冀豫四省市1.08億人來算,每位丹江口人也要擔負著守護近300人水源的任務。再加上沿線一千多公里的調水,無數的配套工程。偉大工程如果想永續利用下去,確實需要更多人參與其中,做到人人盡責。
節水,為什么要久久為功?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變,不大力推動全社會節約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夠用。”習近平總書記如此強調。更何況,中國其實是一個缺水少水的國家,以占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2000立方米左右,遠低于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節水的意義不言而喻。
2020年11月,總書記在江蘇揚州考察時強調,北方地區不能因為有了南水北調這樣的調水工程就隨意用水,搞大水漫灌,搞不符合地區實際的城市擴張。
2021年5月,河南南陽之行,他再次強調:要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格用水總量控制,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大力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等領域節水。
今年5月1日,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節約用水條例》正式施行,一場更廣泛的節水運動在全國展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守護南水北調之中。
在湖北丹江口,40萬“小水滴”匯聚成守水護水的汪洋大海,踐行著“守井人”的錚錚誓言。以黃龍灘電廠為代表的企業,推動廠區綠色低碳轉型,實施電能替代,在履行好“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同時,帶動全社會節水、節能。
(國網湖北黃龍灘電廠護水志愿者)
在河南淅川,2400多名護水隊員和3300多名護林員,以山為伴、與水共舞,種下片片綠林,守好汩汩清流。
在河北白洋淀,“鳥叔”韓戰橋4年時間救助了100多只鳥,帶動了一大批人行動起來,呵護白洋淀水環境。
在北京媯水河邊,“環保奶奶”賀玉鳳每天彎腰幾十次,28年時間回收了超過40萬個空瓶,用心用情守護一江碧水。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數據顯示,通水十年來,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標準,109項監測指標中有107項為Ⅰ類。主要入庫河流的水質明顯穩中向好,水質Ⅰ類的河流占比持續上升。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通水十年間,湖北和沿線各省一起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推動后續工程,像守護眼睛一樣,守護這一泓清水。未來,荊楚大地必將帶動更多人自覺守水護水節水,讓偉大工程永續利用下去,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