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陜西省寶雞市下站遺址、陜西省西咸新區北城村墓地、湖北省荊州市秦家咀墓地、湖南省郴州市渡頭古城遺址考古新發現。專家強調,下站遺址是研究先秦至西漢時期祭天禮制最為完備的實物材料,北城村墓地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至隋唐時期規模最大的獨立墓園。
下站遺址:研究先秦至西漢時期祭天禮制最為完備的實物材料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介紹,畤祭是秦的祭祀傳統,始于秦立國時襄公所立西畤。自秦文公開始,秦、漢兩代在古雍地(今寶雞地區)曾先后設置鄜畤、密畤、吳陽上畤、下畤、北畤,分別祭祀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和黑帝,史稱“雍五畤”。《史記·封禪書》記載,“雍五畤”祭祀是秦、漢時期最高等級的國家祭天郊祀大典,漢武帝時期設甘泉泰畤、后土祠,雍五畤地位略有下降,西漢晚期徹底廢止,為都城南北郊天、地壇祭祀取代。學術界長期關注畤祭研究,但限于缺乏考古實物資料而難以深入。
從2015年開始,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鳳翔區博物館等單位聯合在寶雞地區開展“秦漢雍五畤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首先發現了鳳翔雍山血池遺址。2016—2018年,聯合考古隊對血池遺址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大規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約6000平方米,發現大量祭祀坑和玉器、車馬器等祭祀遺物,特別是“上畤”、“下畤”等刻劃陶文的發現,證明了血池遺址是秦漢雍五畤其中之一。根據血池遺址工作的經驗,聯合考古隊又相繼在寶雞地區發現了陳倉吳山、下站和鳳翔蔡陽山三處祭祀遺址,其中尤以下站遺址的祭祀遺存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整。
據介紹,下站遺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潘溪鎮下站村,地處秦嶺北麓渭河南岸的臺塬之上,正北直線距秦都雍城約21.8公里,與吳山、血池遺址均互在視距之內。經勘探,遺址總面積約23萬平米,共發現祭祀坑1400余座。為進一步揭示下站遺址祭祀遺存內涵及遺址布局,明確遺址年代,2020年至202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陳倉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下站遺址進行了3次主動性考古發掘,共揭露面積2400平方米,清理灰坑數十座,半地穴房址3座,各類祭祀坑99座,其中尤以祭祀的收獲最大。
祭祀坑按形制和坑底埋藏物不同大致可分為長條形祭祀坑、長方形祭祀坑和洞室祭祀坑三大類。下站遺址各類祭祀坑之間,存在較為豐富的又疊壓打破關系。根據祭祀坑間的地層關系可知,長條形動物祭祀坑是目前已清理的祭祀坑中年代最早的,應屬于春秋中期。
下站遺址出土遺物除玉人、玉琮、玉璜祭祀玉器組合及大量金、玉、銅質車馬器,銅弩機、箭鏃等兵器外,還包括玉圭、玉璧殘件、玉璋殘件等其他玉器、“密”字陶文陶片、錢幣、鐵質農具以及云紋瓦當、文字瓦當、磚瓦等建筑構件,另外還包含數量龐大的動物犧牲,這些遺物均為判斷遺址的性質和年代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下站遺址的祭祀坑數量龐大、內涵豐富,祭祀坑類型與祭祀遺物,與血池遺址、吳山遺址具有較多共性,表明下站遺址與血池、吳山遺址性質相同,都是畤祭祀遺存。據《史記》記載,渭河南岸僅有一處畤,即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所設密畤。下站遺址正位于渭河以南,遺址出土“密”字陶文進一步明確了此處即是密畤。結合文獻和出土遺跡、遺物分析,春秋中期密畤祭祀坑主要為南北向長條形,坑內主要埋藏牛牲;春秋晚期祭祀以東西向長方形為主,除動物犧牲坑外最重要的是出現了車馬坑,坑內埋藏實用車,車馬器形制與秦公一號大墓二號車馬坑出土車馬器幾乎相同,明確了祭祀坑的年代和等級;戰國時期車馬坑形制縮小,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實用車開始向模型車轉化,并開始在車輿內放置玉人、玉璜和玉琮,這種玉器組合一直延續至西漢時期。洞室祭祀坑是秦統一至漢代新出現的類型,洞室內放置偶車馬。
據介紹,依據目前的考古材料,可以初步建立秦漢國家祭祀遺存的年代的框架,還比較粗略,未來會持續進行發掘研究,逐步完善,建立完整的春秋至漢代的祭祀遺存的分期年代標尺。
密畤從公元前672年建立到西漢末年被廢,前后延續使用時間長達六百余年,是研究先秦至西漢時期祭天禮制及其演變最為完備的實物材料。目前發現的不同時代的各類祭祀遺存,將以下站遺址為基礎,建立秦漢國家祭祀遺存的分期年代標尺提供重要資料。
下站遺址是秦漢雍五畤其中之一,伴隨著帝國統一,雍五畤由地方國家祭祀升級為統一帝國的祭天祀典,延續約200年,是中國古代祭天禮制發展的重要階段。“雍五畤”的形式雖然在漢末被廢止,但是內容卻為都城南郊天壇祭祀所吸收,成為后來中國傳統天壇祭祀的一部分,影響深遠。
北城村墓葬群: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北朝隋唐時期規模最大的一處獨立墓園
陜西省文物局專家介紹,北城村墓地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城自貿大道以東、北杜大街以北,北杜北街以南的原北杜街道北城村(原咸陽市渭城區北杜街道辦北城村)村址。墓地所處區域即位于洪瀆原中心區(北周時稱石安原),南距漢哀帝義陵8.2公里,東南距漢長安城21公里,所在區域十六國北朝隋唐時期高等級墓葬有集中分布,如西南1.8公里的唐上官昭容氏墓,東南約4.5公里的北周靜陵等。
2021年4月為配合空港自貿區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該項目進行考古發掘。自2021年至今已發掘圍溝1處,圍溝內墓葬285座。這些墓葬規劃有序,排列整齊。已發掘的22座墓葬除一座為單室外余均為前后室,六座墓的墓室還有側室。在編號M452墓室內發現有土雕仿木建筑造型,為十六國墓葬中所罕見。
綜合現有考古發現與學術認識,北城村墓地是一處具有完整兆溝、兆溝內墓葬規劃布局有序的大型部族墓地,其圍溝內墓葬分布有序,排列整齊,特別是東北部東西向呈四排分布的38座十六國墓葬,是近年來關中地區十六國墓葬最集中的一次發現。該墓地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北朝隋唐時期規模最大的一處獨立墓園。它上承戰國秦以來的獨立陵園制度,下啟十六國北朝隋唐盛行之家族墓地制度,在中國古代陵墓制度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該墓地墓葬在朝向、間距、深度甚至隨葬品的種類與數量等方面都有明顯的相似性,表明了該墓地埋葬人群結構單純,是研究當時社會基層組織運行模式的全新材料。更為重要的是,該墓地各時段墓葬均為東向,與同區域已發掘的十六國北朝隋唐墓葬南向的特征判然有別,且從十六國初年到唐貞觀年間三百余年的時間內一直保持沿用,具有強烈的獨特性與穩定性,而墓地內墓葬形制及隨葬品則逐漸產生變化,反映出該墓地所葬人群在喪葬習俗上既頑強地保持了本民族的傳統,又不斷學習吸收中原漢文化的趨勢,反映了十六國北朝時期遷徙到關中地區的少數民族逐漸漢化的進程。
據介紹,北城村墓地的發掘,對探索十六國北朝時期的北方地區墓葬形制演變、墓地規劃設置和相關祭祀制度等相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十六國北朝隋唐三百年時段內北方復雜歷史背景下長安地區的人群構成、文化融合和少數民族漢化過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啟示作用。(文/記者 張瀟 圖/受訪者 供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