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當前正值春耕春播的大好時節,定邊縣搶抓時機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向土地要“效益”,在田間地頭提“產能”,按下糧食生產“快進鍵”。
走進安邊鎮王寨子村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大型機械開足馬力,正在抓緊時間進行平整地壟、除埂填溝等作業,工人們正加緊鋪設著灌溉管道,現場一派繁忙景象。與此同時,白泥井鎮、磚井鎮多點位同時開工,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進度。
“我們實施的總畝數是5911畝,鋪設的總管道長度是55063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總工程量的90%,目前計劃再有7工作日就全部完成。”定邊縣高標準農田實施項目N4標段施工負責人張勇全說道。
今年全縣共實施高標準農田4萬畝,對土壤實施改良、新建灌排渠道等,打造一批集中規整、生態有機的高品質農田。望著縱橫交錯的新挖溝渠,聽著隆隆作響的機器轟鳴,王寨子村村民屈彥斌對今年春播已有了盤算。“今年實施的高標準農田涉及我們家70畝,以前的旱地變現在水地,我就準備種高粱、玉米,這我很有信心”。
有了“旱能灌,澇能排,路相通”的高標準農田,像屈彥斌一樣的當地農戶干勁更足了。受限于干旱缺水的自然條件,多年來,定邊縣大多像安邊鎮一樣的農田畝產低,人工種植壓力大,收入低,改造后的農田,可實施智能化灌溉和大規模機械化種植。
“今年在安邊鎮共實施高標準農田22400余畝,高標準農田建成以后,實現了精準灌溉,提升灌溉效率和水資源利用率,增強了農作物的抗旱能力,實現農產品單產提升,增加農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糧食安全。”安邊鎮副鎮長樊虹說道。
安邊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只是定邊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定邊縣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八方面內容,通過新建、改造、擴建等方式,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高效節水灌溉有機結合,使“小田”變“大田”,“糧田”變“良田”。
“咱們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可以非常精準地把肥料、水分都通過無線操控平臺進行手機操作,一個人就可以管理上千畝的土地,以往咱們傳統的這種模式的話一二十畝就得一個人,智能水肥一體化的管理成本相當低,節省勞力都在80%以上。”定邊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丁敏介紹道。
今年定邊縣實施高標準農田4萬畝,計劃投資8830.8萬元。截至目前,定邊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3.11萬畝,累計完成投資50552.28萬元,不斷夯實糧食生產“耕”基,讓全縣的高標準農田“建成一畝、管好一畝、見效一畝”。
“咱們實施過改造過的高標準農田都能夠達到高效節水灌溉水平,基本增產的效益都在150公斤以上,農民的畝收入就可以增加到300元以上,節勞能夠達到40%以上,節水、節肥、節電能達到20%以上。”丁敏說道。(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盧云云 白泓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