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拓寬市場渠道、研發新產品……企業成長路上,離不開資金“輸氧供血”。
7月11日,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召開金融服務中小企業協商交流座談會,經濟界、工商聯界委員同金融機構相關負責同志深入交流溝通,為破解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貴、慢”等共性問題集聚智慧、凝聚共識。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多項政策措施利好民營企業經濟發展,推動金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陜西民營企業獲貸效率如何?來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陜西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73%,貸款戶數同比增加17.10萬戶;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9.48%,貸款戶數同比增加22.39萬戶。
“由于信息披露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民營企業自身增信措施較少,信貸產品匹配度不高,風險補償不足,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審批門檻。”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長安銀行董事長張全明建議,建立健全針對民營企業的征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推出更多“政府增信+”產品,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合作范圍,加大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資本補充債券等發行力度,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結構中,以商業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仍然占主體。”結合前期走訪企業掌握的“一手資料”,省政協委員、和翎同行(西安)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長田青青建議,支持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引導作用,以投行思維為企業信用背書,探索多樣化的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用好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兩種機制兩類優勢,護航企業安心發展。
省政協委員、陜西新紅鋒投資集團黨委書記周鋒建議,堅持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條腿走路”,支持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發展前景良好的民營企業進行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此外,進一步健全金融、保險、擔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融資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并在財政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對初創期民營企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政策支持,減輕企業付息壓力。
缺乏抵押所需的固定資產,營收不確定且常常面臨賬期拖欠問題,沒有可供參考的信用信息……這些因素往往讓中小企業被金融機構拒之門外。因此,推進銀企信息共享成為破題之鑰。
省政協委員、中信銀行西安分行行長趙大慶認為,可基于“秦信融”平臺,進一步加大企業數據信息集成,增加“重點產業鏈上企業訂單信息”“應收應付信息”“票據及銷售信息”等銀行信貸決策的必要信息,引導金融機構建立“數據融資授信模型”,提高審批效率和準確度。在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通過標準化接口與重點金融機構對接,促進重點產業鏈企業“數據融資”產品開發,形成“數據支持金融、金融助力產業鏈加速發展、鏈上企業完善數據”的良性模式。
“小微民企客戶規模小,生產能力有限,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傳統信貸調查手段對企業管理層道德品質、經營能力、負面信息揭示不足,難以全面及時準確‘畫像’,影響了授信質效。”省政協委員、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行長蒙震建議,加大對擔保機構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應推動征信管理部門在工商信息或其他社會公共信息中為新興民企增設首貸標識,方便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對接工作。”
在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背景下,要鞏固經濟增長的積極趨勢,企業家信心成為關鍵驅動力之一。
省政協委員、陜西江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禮認為,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工商、稅務等監管體系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進行嚴格遴選,在控制風險前提下指定國有擔保公司為其擔保;另一方面,要繼續完善現有企業信用體系網絡平臺,加大企業誠信經營社會監督,加大稅金貸、信用貸落實力度。
省政協委員、陜西恒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武鎖則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小企業要不斷增強誠信守法意識,合規合法經營,把信用管理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聚焦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發展要求,迭代優化新產品、新服務,打造拳頭產品,樹立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贏得更多的話語權和主動權,進而改善融資條件,增加融資籌碼。”
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是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而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耐心資本的長期陪伴。與追求短期利益的“熱錢”不同,耐心資本更注重發掘并投資具有長期增長潛力、創新能力和價值積累的企業。
省政協委員、西安艾爾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正國認為,應盡快制定落實《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聚焦基金考核、容錯免責機制、績效評價制度等體制機制的關鍵環節,率先將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培育為耐心資本,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保險行業作為五大金融板塊的一部分,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省政協委員、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省分公司總經理桂文東說,一方面,保險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規模性等特點,能夠為產業升級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眼下,廣大中小企業對保險在風險保障、資金融通、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認識不足,對用好保險機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愿不高,這還需增強創新開展宣傳服務活動,豐富數字金融服務場景,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沒有穿靴戴帽的客套話,這場協商交流座談會直奔問題,注重效果,句句干貨。
“大家的意見建議針對性、建設性、可行性都很強。”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王曉馳表示,要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的政策研究,提升履職能力,努力出實招、謀良策,積極為中小企業融資紓困解難。(記者 滿淑涵)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