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又見新綠。在大荔縣新禧冬棗專業合作社冬棗大棚里,張全喜正忙碌著查看幼苗長勢。去年9月底,一場強降雨導致數百畝冬棗受災,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張全喜帶領村民奮力生產自救,才迎來了今年豐收的希望。
據了解,大荔縣冬棗栽植面積已達42萬畝,其中設施大棚40萬畝,產值突破60億元。冬棗產業已成為大荔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而鄉村振興的背后,離不開像張全喜一樣返鄉創業的“領頭雁”。
苦中覓得“甜蜜”
“第一年種植冬棗,就遭遇了30年不遇的強風,樹芽子才長了兩三寸,就刮塌了兩個溫室大棚……”聊起返鄉創業的經歷,張全喜可謂“萬事開頭難”。2001年春節,在外做生意的張全喜回家過年,親友紛紛向他透露種冬棗“來錢”的喜訊,細心的他卻發現,相比露天種植,幾戶搭建過簡易雨棚的農戶拿來的冬棗,嘗著“皮更薄,肉更細、脆、甜。”
望向手中幾顆滾圓的冬棗,愛琢磨的張全喜心想:“如果給冬棗搭個鋼架棚,再蓋上一層厚厚的‘棉被’,果子會不會更好吃?利用溫差提早上市,能不能賣上更好的價錢?”說干就干,張全喜拿出40多萬建了4個溫室冬棗大棚。可惜干勁十足的他“運氣不好”,一場大風刮塌了兩個大棚。守著僅剩的兩個大棚,張全喜“像照顧自己娃一樣精細管理”。
“沒想到頭一年竟收回了成本!”經過張全喜的精心照料,僅剩的兩棚冬棗果型勻稱、味道香甜,“客戶來地里一轉一看,就舍不得走了。”很快,兩棚冬棗被高價訂購一空,看著賬戶上略有盈余的數字,張全喜更加堅定了投身產業的信心。20多年從“苦”到“甜”,他不僅成立了新禧冬棗專業合作社,如今已帶動了上千戶鄉親走上了“甜蜜”致富之路。
冬棗“觸網”促銷
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電子商務專業,陳清曾在西安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那幾年,每次回家都有同事、朋友讓我幫忙帶冬棗,我就想,為什么自己不開個網店賣冬棗呢?”2013年,陳清從西安辭職返鄉,回到大荔縣安仁鎮永安村開啟了冬棗電商之路。“剛回來的時候,縣上幾乎沒有人做電商,各個方面都不完善,銷售經驗也得靠自己一點點摸索。”陳清說。
從成立專業合作社,到開設冬棗專賣店,好不容易打開了銷路,包裝又成了陳清頭疼的問題。“一開始采用紙箱包裝,發現冬棗容易磕碰,然后就換了泡沫箱,但效果還是很不理想。”經過多次實驗改進,陳清采用保鮮盒加保險箱包裝、再通過冷鏈環節下運輸的“雙保險”方式,終于順利解決了冬棗快遞運輸難題,而他也為其他電商企業在冬棗包裝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
2015年,陳清帶領百果王冬棗專業合作社牽頭成立了大荔縣電子商務協會和大荔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通過專家團隊技術支持并配合市場手段不斷優化種植品質,整合優質銷售渠道資源,在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同時讓更多消費者吃上優質的大荔冬棗。“目前,線上主要給淘寶、京東等平臺供貨,去年電商這塊做了40多萬單,產值1000萬元左右。”陳清介紹道。
陜棗走出國門
“90后”小伙李凱在返鄉之前,每個月在工廠能領到工資5000元左右,不善言辭的他雖說沒有衣食之憂,但異鄉的孤獨和壓力也讓他清楚:“不可能一直在外面打工,要想長久發展還是要回農村去。”2014年,村里成立了安友合作社并與水果公司簽訂了冬棗銷售協議,隨著銷量穩定上升,冬棗大棚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得知“缺人手”后,李凱決定返鄉創業。
由于堅持良好的品質,讓合作社的冬棗有口皆碑,但李凱回家后發現:“市場對冬棗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賣好價錢,不僅要種出好果子,還要做好分選分級包裝等工作。”2017年,安友合作社引進了大荔縣第一條日處理20噸冬棗的自動化分選生產線,實現了大荔冬棗的自動化分揀。目前,合作社與國內的人人樂、華潤萬家等大型商超對接,年銷售農產品3000余噸。
大荔冬棗不僅聞名國內,也香飄海外。此前,合作社冬棗年出口1000余噸,遠銷俄羅斯、加拿大、泰國等國家。李凱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先進經營管理模式,快實現合作社規?;洜I、產業化發展,打造大荔冬棗特色品牌,讓更多冬棗走出陜西、走向全國、邁出國門。(記者 趙 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