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蘇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應在履職過程中努力做到“四個有機統一”,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充分彰顯中國式民主的獨特優勢。
一、堅持黨的領導和協商民主有機統一,筑牢思想政治基礎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前提。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才能有序推進。作為政協組織,既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各環節,扛起政治使命,又要構建協商平臺矩陣,彰顯“我有你沒有、我能你不能”的獨特優勢。當前,就是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通過專題培訓、委員讀書、重點宣講等形式,引導政協委員深刻領會“兩個結合”“六個堅持”,不斷增進“四個認同”,筑牢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同時,堅決擁護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嚴格執行黨對政協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把人民政協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的特質和優勢真正體現出來。
二、堅持協商議政和中心任務有機統一,聚焦一線服務大局
政協協商不決策、監督不強制、參政不行政,但政協卻處于決策咨詢第一線、協商民主第一線、國家治理第一線,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商議政如果脫離中心任務、一線工作,就如同無源之水,會脫離實際。政協工作必須樹立“跟進助推”理念,“黨委、政府工作重點在哪里,方向就指向哪里”,結合群眾急需、發展必須、政協所能,緊盯中心任務,選擇綜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問題,務實開展協商議政,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發揮政協協商優勢和機構制度效能。近年來,渭南市政協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秦嶺北麓和橋山生態治理修復、垃圾分類和粉煤灰綜合利用等深入進行調研,組織相關提案11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84條;針對社會誠信建設、深化家居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等開展專題協商17次,務實建言156條;組織委員參與立法協商300余人次等,這些做法都體現了人民政協協商議政和中心任務有機統一、聚焦一線服務大局的溫度、力度和深度。
三、堅持上接天線和下接地氣有機統一,助力解決民生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目的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一切為了人民”的價值追求。其中的關鍵就是要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所以,人民政協不僅要向上掌握各級決策部署,也要向下心系“萬家燈火”、情牽“柴米油鹽”,讓群眾感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就是親人”。近年來,渭南市政協深入推進“讓政協走進群眾、群眾走進政協”活動,組織以“人民群眾身邊的事情做起”為主題的“委員活動日”,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圍繞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開展微協商、微建議,并探索電視議政、網絡協商,開通市政協官方微信、渭南政協APP等形式,動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委員捕捉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多渠道全方位反映心聲、匯聚意愿。曾先后結合辦理停車難停車亂等18件提案,協商出臺《渭南市市區停車場管理辦法》,增建停車場、增設停車位,使中心城區停車問題有效緩解;市教育局辦理防治校園欺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落實“雙減”政策等76件提案,在全市中小學普遍建立文明禮儀制度,開展中學生18歲成人禮活動,組織“5+2”課后服務工作,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同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不學習就不調研、方案不周密不調研、不調研就不協商、調研不深入不協商”為原則,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社會勞動力就業創業等主題,深入鎮街、社區、群眾收集“第一手資料”,努力把情況摸深摸透摸準,確保提出的對策建議有見地、有價值、可實施,群眾能聽見、能看到、能受益。
四、堅持專門協商和委員博學有機統一,強基固本提質增效
專門協商要見水平,關鍵是委員專業博學,“會提意見、提好意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中省政協委員幾乎都由專家、教授、學者、高管等構成,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有一定高度,協商議政能夠言之鑿鑿,有的放矢。而市縣政協委員大多來自基層,受工作崗位及性質所限,協商議政整體能力和中省政協委員相比,客觀上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提高專門協商的質量和水平,必須促進委員履職提質增效。一是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建立常態化學習制度,以“常委會專題講座”“委員講堂”“機關講堂”為主要載體,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健全委員履職檔案、專委會述職報告制度,嚴格履職考核,并作為委員繼續提名的重要依據,促進管理更加規范,有效激發履職熱情和動力。三是強化委員服務管理,建立“市政協領導聯系常委、各專委會聯系委員和委員工作室、委員和委員工作室聯系群眾”制度。換屆以來,渭南市政協根據新時代工作任務要求,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又專門出臺《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和委員工作室辦法》,強化專委會的組織、協調、指導、服務功能,并創建“專委會+委員工作室+特色”模式,打造“委員工作室”“渭事微協商”品牌,累計組織活動270余場,參加委員1100余人,專門協商和委員博學有機統一,很好地實現了履職平臺對基層和委員的“兩個覆蓋”,有效解決了一些委員“只掛名、不參政”的問題。
[作者系渭南市五屆政協常委]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