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具公司虛構原價 被判三倍賠償
案例回放
張先生與某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對方承諾“大包服務”,并宣傳會解決裝修中遇到的材料不環保及與材料商、家裝公司扯皮等問題。根據合同約定,張先生在裝修公司員工的帶領下,到家具公司處定制家具,推銷員承諾有八五折優惠,基于信任,張先生沒有詳細核對產品價格就下了訂單,并由裝修公司從預存的款項中先行付款。后來因家具質量問題發生糾紛,張先生才發現,家具合同和票據上完全看不出享受了打折優惠。張先生認為家具公司存在欺詐行為,裝修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將二者訴至法院。法院判決,家具公司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承擔三倍賠償。
法律提示
張先生與家具公司簽訂的訂購合同、訂貨單和明細單中均未表述涉案商品的原價。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有關條款解釋的通知》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中所稱的“虛構原價”中,“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果前七日內沒有交易,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
因家具公司不能提供其涉案門店促銷活動前的交易票據,應當認定其所主張的原價為虛構價格,家具公司在履行涉案合同中的相關行為構成虛構原價。該行為足以影響消費者因虛假的優惠幅度而產生購買意愿,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張先生有權依法主張三倍賠償。
根據張先生的裝修合同,裝修公司僅在質量和工期上承擔整體管理責任,雙方沒有約定其它責任是否由裝修公司先行賠付,并且裝修公司與家具公司沒有經營管理關系,所以未支持張先生要求裝修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
法官提醒消費者,有的裝修公司為迎合市場需求,推出“全包”“大包”等托管類型的管理服務,一定程度上為業主節省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消費者不能坐當“甩手掌柜”。首先,盡量選擇信譽度較高的裝修及材料供應主體,這樣在糾紛解決及責任承擔方面有保證。其次,對于主材選擇及價格確認等重要事項要認真審查;面對商家的“折扣”不盲目輕信,簽訂合同時對于原價及折后價款最好提前確認且明確約定。最后,糾紛產生后,積極收集證據,及時主張權利,避免因證據不足或已過訴訟時效而造成損失。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