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
市民游客在叁伍壹壹TFEP文創園打卡拍照。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我發現家門口的地鐵站跟前多了早餐車,上班路上買早點更方便了。”最近一周,家住大話南門的牛女士隔三岔五會在南稍門地鐵站的肯德基早餐車下單咖啡,這樣的便利讓她感覺很驚喜。5月底,“地鐵肯德基早餐車”在西安首次亮相,這也是“早餐+地鐵”的模式創新,助力城市打造地鐵線網內“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便利生活按下了“加速鍵”。
如今,西安人的“圈兒”里生活越來越幸福,不僅基本的生活消費非常便利,品質消費的種類也在不斷升級。目前,西安市已創建67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各具特色的“生活圈”,讓生活變得更好。
一刻鐘的“圈兒”里生活越來越幸福
提起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西安人早已不陌生。下樓有早餐店,走兩步可以逛超市,步行范圍內有書店、健身場所等,總之,“怎么方便怎么來”是西安人對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追求。
“我感覺小區周圍現在啥都有,不管帶孩子還是家中有老人,都很方便。”在高新區的唐灃社區,居民段阿姨經常在方圓薈樓下的放心早餐攤吃早點,一街之隔的超市和菜市場也是她的常去地。記者注意到,在唐灃社區,已形成了集聚式和街區式相結合的發展形態,商住小區外圍都有各自底商,小區底商不斷發展成熟,交織成街區式商業形態。
不僅綜合超市、餐飲店、藥店、電影院、銀行等一應俱全,家中的老年人也很幸福。唐灃社區合理布局了養老服務設施,在唐灃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有日照床位、營養膳食、康復理療、心理咨詢、娛樂活動等不同區域,早上家屬就可以送老人來到站點體驗各種服務。
在翠華南路社區,記者看到,社區周邊步行15分鐘區域內,已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基本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和品質消費,便利店、綜合超市、菜市場、洗染店、家政服務店、維修店、藥店、特色餐飲店、蛋糕烘焙店、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新式書店、健身房、培訓教育點、保健養生店、茶藝咖啡館等業態全面豐富。同時,在周邊15分鐘范圍內,翠華南路社區還因地制宜發展了15類品質提升類業態。通過對一店一早服務,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服務的提升改進,不斷收獲居民好評。
總之,西安人的“圈兒”里生活是越來越幸福。
社區商業不斷升級 提供更好消費品質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老百姓感覺方便,一定是因為豐富的商業業態與便民服務能極大滿足大家的生活消費需求。
根據《西安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中提到的,要科學規劃集聚式、街區式、分散式類型分布,合理規劃商業業態布局,滿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費需求,提升生活本身的品質感、便捷度和性價比,進行業態升級,做出西安特色。
如今,在西安,高品質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也推動著社區商業的不斷升級。
65歲的朱阿姨在建國門附近居住多年,除了現在建國門老菜場里齊全的肉蛋菜采購和配鑰匙、換鎖、修鞋等生活便民服務很方便外,“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更是一份驚喜。“來逛的年輕人特別多,我們也會跟著孩子一起轉轉,家里的孩子們都特別喜歡這里。”朱阿姨說。
在“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你能看到附近的居民和游客悠閑的身影。在不破壞原有歷史人文、不斷優化街區環境的基礎上,“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引進了特色餐飲、咖啡甜品、文創零售、民宿酒吧、設計師品牌、攝影工作室等多元化特色業態,發展主理人經濟,革新城市商業內核,同時也完善了“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業態。
在城西的3511社區,叁伍壹壹TFEP文創園現在越來越紅火。“眼看著樓下的商業越來越洋氣,店的種類越開越豐富,白天吃飯、晚上喝酒,我現在約朋友都直接約在家門口。”昆明花園的楊女士說。作為復合型社區商業中心,叁伍壹壹 TFEP文創園正在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充滿人文氣息與藝術魅力的街區型文化創意中心。去年,西安市3511社區《老舊工廠特色化改造 打造便民服務樣板》的經驗還入選了商務部發布的《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創新場景 滿足更多元消費體驗
2021年,西安就入選了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截至今年3月,西安市已創建67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并計劃到2025年底,創建不少于150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如何進一步打造便民生活圈,西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西安將重點從深化任務目標、強化系統設計,改善消費條件、豐富消費業態,創新消費場景、滿足多元消費體驗,堅持政策引導、激發創建活力四方面發力,加快推進創建工作進度,努力實現已建成居住社區便民生活圈全覆蓋目標,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適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社區商業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便民生活圈建設方面,要鼓勵和推動品牌下沉社區,要堅持市場領跑,加大經驗交流推廣,推動形成一批典型企業、領跑品牌創建案例和樣板工程。”陜西中商聯商業研究院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研究中心專家劉紅穎表示,在各種商業服務場景里,社區是與人衣食住行最接近,也是人停留時間最長的生活單元;作為城市商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商業承擔著“最近一公里”的市場供給任務,在建設高品質便民生活圈中也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劉紅穎建議,要創新思維,比如可以將社區商業、社區服務融合進夜間經濟、銀發經濟、特色消費、社區微旅游等來發展,讓人們“圈兒”里的生活更優質、更豐富。
(記者 軒轅楊子)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