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王蕓生,原名德鵬,“蕓生”這個名字還是進天津《商報》當總編輯時介紹人信口說出來的。如果要向父親追問一句,他會笑著回答:“蕓生者,蕓蕓眾生之謂也。”而我母親馮玉文原本沒名字,那時貧苦人家的女孩,沒有大號是很平常的事。父親說,一次由于急需,是他臨時給母親取的名字。父親給別人取名喜歡按輩分,當時他不會有老馮家的家譜,而是突然想起馮玉祥,心想母親跟馮玉祥差不多是同輩,于是給母親取名叫玉文。...
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湯用彤先生是在1952年全校學生畢業典禮上。當時他是校務委員會主席,我是向主席獻花、獻禮的學生代表。由于我們是解放后正規畢業的第一屆學生,畢業典禮相當隆重,就在當年五四大游行的出發地——民主廣場舉行。...
沈美娟是沈醉最小的女兒,也是他唯一留在大陸的子女。從1960年被特赦到1996年逝世,三十多年間,沈醉與女兒沈美娟相依為命,共同經歷了人生的風雨坎坷。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有喜有悲,反映了時代大背景下個體的悲歡離合。...
趙烈文既是曾國藩的心腹幕僚和心愛弟子,又是晚年曾國藩無話不談的朋友。私下里他雖然敢同曾國藩談論五十年后清朝必亡,也敢說皇帝、慈禧太后、恭親王等人的不是,并將這些談話內容無所顧忌地寫進日記,但翻遍他的日記,始終找不到勸曾國藩起兵造反、自立為帝的言論,甚至連一點試探性文字都見不到。...
張作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一路攀升到割據一方的“東北王”,最后登上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的寶座,他本人也從不名一文、浪跡鄉里的窮小子一躍成為民國時期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閻錫山有一整套治理山西的理念,如“村本政治”、“公道主義”、“按勞分配”……今人對這些理念已相當隔膜,自然也很少有人能夠了解閻氏其實是在中國搞義務教育的第一人。在那樣一個軍閥混戰外敵入侵戰火綿延的年代,閻氏能夠將“受教育”與“當兵”、“納稅”并列,稱之為“國民之三大義務”,放在《告諭人民八條》的首條,要求山西民眾全體遵守,實屬不易。...
冼玉清終身未婚,她自稱“以事業為丈夫,以學校為家庭,以學生為兒女”,未留下后人,令人惋惜。但值得欣慰的是,她卻留下了《廣東女子藝文考》《廣東叢帖序錄》《招子庸研究》《碧瑯玕館詩抄》等多種著作,光照人間。...
章孝嚴是蔣經國唯一仍在世的兒子,他和弟弟章孝慈是蔣經國的雙胞胎私生子。雖然早在2002年,章孝嚴就領到了父母欄登記為“蔣經國、章亞若”的全新身份證,其法律上的身份已被確認,可是法律之外,這條認祖歸宗之路卻是異常地艱辛與漫長。...
民國時期,無論是軍閥首領,還是國民黨首腦,大多對“吃”都有幾分講究:袁世凱府上的“總統鴨”和“鯉魚焙面”,孫中山親自研制的“中山四物湯”,蔣介石鐘愛的家鄉小吃……這些或簡單或復雜的美食,構成了這些民國大佬私人生活中的一道風景,也為后世留下了不少為人樂道的故事。...
崔永元的不曾改變,敢吐真言才如此地難能可貴。或許他的一些言論我們不能茍同,但這個拍案而起的崔永元,如同一劑“猛藥”,直指社會的“沉疴頑疾”,他是真英雄,更是民族之幸!...
?他的幽默、睿智、犀利和壞笑,曾給中國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他曾是傲視群雄的“央視一哥”,并開創了中國電視節目的新形態;他曾四次獲得央視“十佳主持人播音員”獎、兩次榮獲 “金話筒”獎,在老百姓心目中,他是實話實說、值得信賴的主持人“小崔”。離開央視后的崔永元投身公益事業,成為“反轉基因食品”的急先鋒,這些年他都經歷了什么?...
曾經站在《實話實說》舞臺上的小崔在大眾眼中是“鄰家大媽的兒子”,公認的厚道人,如今似乎變成了一點就著的“火藥桶”。有人說他的抑郁癥更嚴重了,只有崔永元自己說,其實這些年我一直都沒變。...
《明史》中記載了這樣兩個相似的故事:明洪武年間的廣東陽春縣,這里的黑惡勢力特別強大,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徐均是一個頗有正義感的官員,剛被任命為這里的主簿,就想除掉這些黑惡勢力,為百姓除害。...
什么時候文人們開始有意識地賺稿費呢?大概應從唐朝算起。只不過,彼時還不叫稿費,叫潤筆。...
《明史》中記載了這樣兩個相似的故事:明洪武年間的廣東陽春縣,這里的黑惡勢力特別強大,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徐均是一個頗有正義感的官員,剛被任命為這里的主簿,就想除掉這些黑惡勢力,為百姓除害。...
作為戰地記者,奧莉婭娜?法拉奇有著與瘦小身材極不相稱的超強意志,她曾在前線報道過越南戰爭、中東戰爭、南非動亂等,還因為在采訪世界各國政治巨頭時所表現出的獨有的“尖銳、咄咄逼人、轟炸般的盤問、甚至挑釁”而聞名于世。對任何困難、任何強權,她從不妥協。...
在今天的俄羅斯,許多蘇聯時代的偶像已成為明日黃花。他們的雕像要么已經廢棄,要么已無人光顧。但有一位公眾人物還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他就是尤里·加加林。...
亂世為底層人群的躍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民國初期的軍閥,除了袁世凱尚有家庭背景可資炫耀外,其他人都是毫無家世背景可言的平常子弟。很多人從赤貧的最底層,蛻變成叱咤...
在風云變幻、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曾有這樣一所免費公益性大學,培養出多位國民黨空軍英雄,學校學子還曾共同奔赴抗戰前線,殺敵報國,這就是“馮庸大學”。“馮庸大學”雖然從創辦到解散僅存在了短短六年,卻在民國歷史上留下了驚鴻一瞥,其創辦人馮庸同樣有著傳奇的人生經歷:他是奉系元老馮德麟的長子,與張學良是“發小兒”、“鐵哥們”……...
從《群山絕響》里我們不難看出,作者頗受道家思想影響,對小說人物的成長編排,一切顯得自然而然、順勢而為。作為一部具有懷舊色彩的小說,作者以介入文本的姿態進行敘述,融入了更多作者本人對人生的體悟,從而使小說顯得質樸真切,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