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遠去的山村手藝人

2024-10-14 08:28:20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在鎮安縣鄉下的小山村里,人們都把鐵匠、木匠、剃頭匠、殺豬匠等等統稱為“手藝人”。這些手藝人與山村的發展密不可分,這些手藝人以他們靈巧的雙手、智慧的頭腦、血汗與靈性構造的手工制品,構成了村莊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一環。...

  □ 辛恒衛

  在鎮安縣鄉下的小山村里,人們都把鐵匠、木匠、剃頭匠、殺豬匠等等統稱為“手藝人”。這些手藝人與山村的發展密不可分,這些手藝人以他們靈巧的雙手、智慧的頭腦、血汗與靈性構造的手工制品,構成了村莊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一環。

  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我剛記事,在小山村的莊戶院落、大街小巷,就時常能聽到“磨剪子來——戧菜刀”的吆喝聲回蕩在空中,母親聽到這吆喝聲便知道磨刀的師傅來了,就會拿出家中不好用的剪子、菜刀,交給磨刀師傅打磨修理。小山村里還會來補鍋的手藝人,那扯滿嗓子的吆喝——“補鍋了,補鍋了”讓我記憶猶新。補鍋的手藝人在裂隙的鐵鍋上,鉆上眼兒,再把裂口或者穿眼處對準了也鉆上眼兒,幾顆鉚釘一錘,鍋居然就不漏了。小山村里的人家軟綿綿厚實的棉被、棉襖散發出雪白棉花和金色陽光的味道,這都是彈棉花手藝人的功勞。那時買不起新棉花,舊棉花用七八上十年,就要拿到彈棉花的手藝人那里彈得柔軟些。彈弓奏響的韻律此起彼伏,潔白的棉絮歡騰著、隨風飄舞。農家炕上用的席、挑谷的籮筐、背東西用的背籠、篩米的篩子……這些都是做篾活手藝人的杰作。我小舅就是編席的好手,抽出一根根秫秸,操起厚脊薄刃的篾刀,用刀身在秫秸的底部比劃一下就揮刀劈下,然后把痂結清除掉。隨著篾刀的上下翻飛,秫秸變成了一根根長長的秸絲,經過巧手加工,就變成了一卷帶有花紋的炕席了。而到過年的時候,最忙的要算小山村里會殺豬的手藝人了,他們忙過之后,鍋里就有了香噴噴的豬肉,那是我小時候最開心的時候。當然,與小山村里村民生活最密切的還是“三大手藝人”:鐵匠、木匠、石匠。

  小時候,家里用的許多鐵器家具都是由鐵匠鍛造的。镢頭、鋤頭、鐮刀、斧頭……“打鐵要靠自身硬”。確實,打鐵這活兒如果沒有強壯的身體,就掄不起那幾十斤重的大鐵錘,就不可能讓大錘在砧板上叮當響一天。“趁熱打鐵”就是要趁熱把鐵器打成型,然后馬上投入泥水中淬火,把燒紅的鐵器投入泥水中的那一瞬間,只聽見炙熱的鐵器遇到泥水發出清脆的聲音,隨之是一縷白煙騰空而起。隨著“叮當、叮當”的聲音,家里常用的镢頭、鐮刀、斧頭就從鐵匠師傅的大錘下誕生了。

  我對木匠情有獨鐘。小時候每天放學后,我總要到木匠師傅的鋪子里看師傅刨花,翻卷的木屑散發出別樣的清香,讓我很陶醉。木匠師傅用墨斗畫線時,我幫他拽起緊繃的墨繩,只一松手,一道筆直的黑線便印在了木頭上。我家的桌子、椅子、門窗,還有我結婚時的木床、大衣柜,都是木匠師傅做的。我最喜歡的,是木匠師傅給我做的山杏樹大書柜,牢實耐用,歲月流轉,已經三十多年了,至今我還用著。

  家鄉鎮安山大石頭多,那時候石匠師傅也多。那時的小山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盤磨面的石磨,一家人一年四季吃的面,全都要從石磨口中流出來,石磨使用率很高,時間久了,磨齒磨光了,鄉親們就會請來石匠用鏨子重新鑿出狼牙交錯的齒溝。石匠師傅常年都和石頭打交道,他們養成了和石頭一樣樸實的性格,干活實實在在。后來,城里公園鋪的路面、工廠大門外的石獅子,也出自家鄉那些石山上送來的石頭。如今,石山上的石頭已被政府保護起來了,不允許隨便開采,加之現在石頭開采都用先進的切割機,傳統開采方式已被淘汰,石磨也早被電磨代替,石匠師傅們也紛紛改行了。

  這些年,外面的一切變化都牽動著小山村的神經。鄉親們從外面賺錢回來的同時,也悄然帶動著村莊生活與節奏的改變。小山村里的人把彩電、冰箱從外面往家里搬,小汽車也開進了小山村。可每每想起小山村里的手藝人,我內心會被一團柔軟的東西纏繞著,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觸摸到那些帶著鄉村質感的手工制品,依然在時光深處閃光,傳遞著溫度和光澤。村口廢棄的碾盤、石滾,井臺旁巨大的石磨,乃至老屋那一段早已坍塌的斷墻,都訴說著村莊與手藝人的過往歲月。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山村 手藝人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